1)第232章 李光私作小史案_诈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贤弟,为兄做一个小小的校书郎便能看到人性之恶,若是到了刑部衙门观审案件,能看到的人性之恶怕会是更不忍卒视。”醉了酒的王佐抱着酒壶又灌了几口。

  安维轩试探着说道:“秘书省以写史为职,王兄所接触之事自非我等所及,想来其中内情说来更是曲折。”

  “何止是曲折!”王佐一脸的愤懑之色,说道:“写史说好听点是秉笔书春秋,笔下不知有几多肮脏之事,看的越多,便越教人心累,不知太史公他老人家当年是怎么写史记的,甚至教为兄怀疑那竹书记年所载之事,俱是不是真的!”

  “王兄说的远了,王兄方才要与我说不肖子孙出卖祖宗的事!”见王佐将话题扯的远了,安维轩忙将话题拉到正途上来。

  听得安维轩说话,王佐不禁冷哼了一声,说道:“前些时日为兄校史,曾看到过记载,绍兴十四年四月,秦相公奏请下令查禁野史,与官家、楼炤有过这样一番对话……”

  当日,秦桧奏请后,赵构言:“此指私作史书尤为害事,如靖康以来,私主极不足信,上皇徽宗赵佶有帝尧之心,禅位渊圣钦宗赵桓,实出神断面一时私传,以为事由蔡攸、吴敏。上皇曾谕宰执,谓当时若非朕意,谁敢建言,必有族灭之祸。”

  楼炤言:“上皇圣谕亦尝报行,天下所共知也。”

  秦桧则说:“近时学者不知体,人谓事马迁作谤书,然武纪但尽记时事,岂敢自立议论。”

  就这样,查禁的命令颁布了。此后又三番五次申令,鼓励陈首首告,搞得气氛很是紧张。

  读过正史的都知道,若不是金人发兵南下,赵佶为了逃命,才将皇位传与太子赵桓,尔后又有夺权之意,即位的赵桓为顺应民意,也是为了自保,才将六贼与徽宗的一干亲信党羽一网打尽。显然,赵构这般说辞美化并拨高了父亲徽宗赵佶。

  当时,建安今福建建瓯刊行的一部名叫司马温公记闻的书,也就是后来流传的司马光涑水记闻,记载的都是一些前朝旧事。

  要知道司马光是资治通鉴的著作者,虽然人品不好又是个对外示弱的软人,但史学功底却不是盖的,这本司马温公记闻自然有着很强的历史参考价值。

  然司马光有个曾孙,唤做司马伋,在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。此人胆子极小,怕此事连累自己丢官,于绍兴十五年七月上章朝廷:“缘曾祖平日论著,即无上件文字。显是妄借名字,售其私说。伏望降旨禁绝,庶和不惑群听。”

  好么,为了撇清干系,司马伋说这本书不是其曾祖司马光写的。

  其实,由于靖康之变开封陷落,宋廷书籍尽被完颜勖带到金国,以致于南宋宫廷没有藏书,故而在稍做稳定之后,赵构便开始四下寻求书籍,前文书曾说过,陆游家为藏书大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c0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