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4章 戊辰科省试在即_诈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能当上官的。

  按常理而言,考进士是为了做官,有了官还为何要考进士?宋代科举制己经非常成熟,官场中进士出身才被视为正途,进士晋升快、面子大、名声好,但凡封疆大吏地方要员皆是进士出身,而那些拥有恩荫官凭的官员被视为杂途出身,多半被闲散置之,或是困顿于底层不得升廷,且一旦出现问题,往往会被当做替罪羊推了出来,背了黑锅。

  为了自家不再背黑锅,为了不再受岐视,这些有官凭的恩荫官员纷纷参加进士考试,以求提高政治地位,获得更好的发展。最新而本朝对这些恩荫官员参加科举考试的态度,也是一个从禁止到限制再到允许直到放任的过程。

  本朝初年,太祖皇帝总结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引发的政、权更迭、民不聊生,开始有意识的用文人治国,开科取士是广纳天下才俊的重要手段,为了避免权势之家侵犯平民士子利益,树立科举考试的公平形像,太祖皇帝曾明令禁止有官凭之人参加科举,太宗皇帝前期也是明令禁止。

  但本朝恩荫之滥,几近前无古人,为表圣眷官家对待臣子优渥,官员但凡没犯过错,到末了都能荫上一子,至于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,更是能恩荫上好几个子弟。恩荫泛滥,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之士,不甘受制于杂职官,开始前赴后继的意图参加科举。

  这种势头日渐猛烈,太宗皇帝才开了口子,准许有官任的官员参加单独的锁厅考试,考完后由礼部单独批阅,并呈天子过目,以避免徇私舞弊。合格者才能迁转官阶,并不能获得赐简直名,以表朝廷对科名的珍惜。对于这些有官凭官员参加锁厅考试更坑一点的是,不第者不取消本身的官职,推荐保送他们的官员,也要受到惩罚,显然朝廷对有官凭的官员参加科举还是持消极态度的。

  这样的规定苛刻到了极点,恩荫官员不敢应试,即便有人愿意冒险试一试,地方的解试官与举荐官也不敢轻易同意,直到到了真宗朝,这种不正常的制度才稍做好转。至到仁宗朝才彻底放开对有官凭官员的科举限制。

  彼时还没有手套这类物事,安维轩等人将手抄在袖子里,打量着临安成的贡院与自己一同等候考试的举子。

  眼前的光景除了时间气候不同外,一切都令安维轩感觉到眼熟,记得上次参加解试时,场面便如现在一般。闯过了解试,只代表拥有了参加省试的资格,参加省试只要通过便进入殿试,则意味着有了功名,从此鲤跃龙门。

  本朝初年,参加殿试的举子有三成到六成的人会被黜落,每次取中多少人由天子临时决定。有的人多次省试都过了,却在殿试中落第,不免产生怨恨不满。仁宗时期有个考生名叫张元,因多次殿试中落第,一气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c0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